快报 > 中视传媒网 > 首页 |   加入收藏 
头条新闻 | 新闻快讯 | 广播视频 | 人物周刊 | 基层声音 | 名企专栏 | 魅力地方
滚动播报 | 特别关注 | 地方观察 | 媒体瞭望 | 经济与法 | 权益保护 | 财经资讯
快报 >   新生活快报 > 名企专栏 > 正文
忘恩与报恩
文章来源:  作者:杨德振  2019-11-9

      忘恩与报恩

   夜读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,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韩信年轻时很困窘,饿得发昏,一位洗棉纱的老妇人盛了一碗饭给他吃,他感激涕零,许下誓言:“涓滴之水,当以涌泉相报。”后来,韩信做了大将军,专门拐道去看望这个曾给他一碗饭吃的老妇人,老妇人老眼昏花,不仅已记不得当年的事,反而躲在茅屋里不肯出来见人,韩信请老妇人的邻居反复去说明和做动员,老妇人才勉强答应出来见韩信一面;对韩信送的绸缎锦裳一概不要……邻居大为诧异,只好先代为收下。韩信兑现了当年的报恩诺言,行为可圈可点!而老妇人施恩不图回报,人虽穷却不失其志,不食嗟来之食,更显难能可贵,值得点赞!

  

   知恩图报,是一种美德,更是一种精神;知恩报恩,是一个人立于世上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、一种行动,是对施恩者一种心灵的熨帖补偿和回报表白。有人用物质感恩,有人用精神感恩,无论哪种感恩形式,说明这个人是铭记了别人给予的恩情的,清楚自己幸福或成功背后曾有他人给予的帮助和扶持的慷慨付出,或在自己苦难或落难时,别人曾仗义搭救、舍身舍利出力相助,使自己摆脱了困顿和窘境,生活才得以正常继续下去,或从此走上顺境和幸福之路。能有这种朴素的感恩意识和情愫行动,说明这个人心地淳朴,精神向上,心态阳光,节操高洁,值得我们相交和帮助。

   可是,在现时生活中,这种朴素的、最起码的感恩行为却弥显珍贵和稀缺。说起原因,不免令人心寒。一些人在得到别人鼎力帮助后,既无物质感恩行动,更无精神感恩付出,甚至连一句“廉价”的感激语言也少有或鲜见,别人一切的付出和帮助都认为是“理所当然”、“应该的”,一旦帮他(她)渡过难关或成其做大做强时,他便忘了恩情,忘了窘境,甚至忘了当初的诺言,马上变得生龙活虎,目中无人,骄狂得不可一世……有的人甚至在暴富或成功之后,挤兑、冷落、看不起、打压、残害恩人,上演了一出出现代版“农夫悯蛇”的丑剧;有的人度过了困难期,便忘了当初的处境,对施恩者漠不关心,置之不理,甚至变本加厉、背信弃义、恩将仇报,打压、讥笑比自己贫穷可怜或先前一起混的施恩朋友,由此可见人性辗转难测的一面。

   在人群中,有一些人不管你为他(她)施恩多少、帮助多少,永远也捂热不了他(她)那颗冰冷、漠然的心和贪婪的大胃。你失落、你烦恼、你愤怒,都没有用。因为这种人有一个狭隘的视角,他认为:“你比我过得宽裕、过得好,沾点你的光、揩点你的油,是应该的”;甚至认为:“只是‘九牛拔一根毛’而已”。他们有这种想法,所以你永远难以指望他们会做出知恩报恩的行动。别期冀河水倒流了,期望越大,伤心越多,就当是做一回慈善事业和行动吧,不要因为个别人的忘恩负义,就怀疑我们自己的幸福人生和曾经的正确选择及付出奉献。

   “恩”有多种,这才是我们每一个正直、淳朴、善良的人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。天有照耀和滋长之恩,地有承载与出产之恩,国家有人身安全护佑之恩,社会有发挥才能、创造成就、实现理想之恩,共产党有引领人民走向富强和幸福之恩,父母有养育之恩,老师有德育之恩,亲人有濡养和温情之恩,朋友有濡染与关怀之恩,同事有团结与互助之恩,合作伙伴有帮助与互利之恩,邻里有和睦与融合之恩……就算是一个陌生人,也具有尘世间一种相遇相知之恩的潜向,说不定什么时候碰到一起,就能成为相濡以沫或风雨同舟、互渡忧患的那个人。

   报恩的方式也有多种。无论是物质报恩还是精神报恩,我觉得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,报恩之心长存心中,对于施恩的人永远心存敬意和感激之心,并使自己也能成为到处广施恩德、广播爱心善举的后续者和接棒人,以此宽慰和回报当初的施恩者。这样,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,人际关系就会更加温馨融洽。

  恩情深似海,报恩无止境。让我们用一颗颗报恩之心滋润、抚慰、濡养施恩者的心灵吧,以抵冲那些忘恩负义者带来的有意损耗和无意伤害。

   在人生路上,知恩报恩是每一个人值得永远尊崇和践行的美德善行,忘恩或恩将仇报是每一个人值得终生戒勉和祛除的陋习丑行。而布施恩德、乐善好施和扶危济困、扶弱助残则是人生终生要做的作业与课题,当孜孜以矻,身体力行。

   作者:杨德振(广东作家、酒店职业经理人、心智研究专家)

   文章整理:顾文革

   责任编辑:康永周


打印本页 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    
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,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  京ICP备1103955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