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报 > 中视传媒网 > 首页 |   加入收藏 
头条新闻 | 新闻快讯 | 广播视频 | 人物周刊 | 基层声音 | 名企专栏 | 魅力地方
滚动播报 | 特别关注 | 地方观察 | 媒体瞭望 | 经济与法 | 权益保护 | 财经资讯
快报 >   新生活快报 > 媒体瞭望 > 正文
是 与 非
文章来源:  作者:杨德振  2019-11-27

      是 与 非

 

      是与非,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经常碰到的两个疑难问题,影响我们生活、生存、生命的相互关联指标,是我们心灵对外在事物发展与变化的两种看法及态度判定,对我们的行动有着深刻影响和积极或消极作用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“是”是什么?简言之,就是“对的、有的、正确的、实际存在的”;“非”是什么?简言之,就是“错的、没有的、空洞的、虚假不存在的”。“是非”与真假、对错、实虚、有无等词语靠得很近,似是而非,非而又似,真正是“是非难辨”。但是若要仔细一分辨,“是非”与它们还是不同的。是非有层次感,而真假、对错、实虚、有无则没有层次感,譬如“真假”,是真的就是真的,假的就是假的,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。再如“对错”,对的就是对,错的就是错,不能又对又错。而“是非”就不一样,它的层次分明:有绝对的是非,党同伐异、势不两立、水火不容;有相对的是非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此亦一是非,彼亦一是非;还有一个层次,没有是非,超越是非。譬如老祖父看见两个小孙子争糖果,心中只有怜爱,只有关心,谁是谁非并不重要。所以,“是非”从古到今、从中国到外国都是个缠人、让人费神的问题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“水门事件”、克林顿“莱温斯基绯闻”、现总统奥巴马“窃听门”等是非之事,至今是世界人民津津乐道、茶余饭后的谈资,是美国几位总统驱之不散的美丽梦魇。


      在中国,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谈到了“是非”问题。当时,鲁国的法律规定:鲁人有人从诸侯那里替别人赎出姬妾,都得受政府的赏赐。子贡因为自己富有,赎了人而不受赏赐。孔子听到这件事,就很不高兴地说:“子贡做错了事啊!要知道圣人做的事,是可以移风易俗的;他的教导是可以为人作榜样,推行于百姓的,不只是求得自己一时的快意。如今鲁国人富的少,贫穷的人多,如果以为受政府的赏赐为不廉,为不清高,怎么还会有人肯替别人相赎呢?从今以后,不会再有人愿意向诸侯那里替别人赎人了。”


      有人失足落水,子路救了他的命。这人牵了一只牛谢子路,子路把牛接受下来。孔子听了,很高兴地说,“子路做得对!从今以后,鲁国就会有许多能够勇于救难的人了!”


       照世俗的眼光来看,子贡不接受赏赐是好的表现,子路受了别人的牛是不好的。可是孔子却赞美子路而斥责子贡。可知所行善事的功过得失,不应光从事情的本身来看,还得看它的影响及于当时和以后的,是利还是害,来加以区分和定论的。现行虽善,而其流风足以害人,那是似善而实非善。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,而其流风足以济人,则其实却是善的。但这是从是、非一点而论;其它如非义之义,非礼之礼,非信之信,非慈之慈,都是应该考虑抉择的。


      从上可以看出,孔子对是非的评判与定义。对社会良好风尚形成有益的就是“是”,反之则是“非”;对符合百姓潮流的就是“是”。反之则是“非”。不能以个人的善意和无私阻挡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。所以说,在是非面前,很多人分不清,乃至于被“是非”害了,终生后悔莫及。


     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编写《史记》为了求“是”,赤日炎炎,路断人稀时,满头大汗地爬在大梁(今河南开封)的城垣上,研究战国时代魏国的历史。他听说秦国在灭掉魏国的时候,遭到顽强的抵抗。为了打败魏国,秦国就引黄河的水灌进魏国的首都大梁城,从而淹死了许多人。“这可能吗?”他有些怀疑,为了记述得真实可靠,便来实地考察了。他沿着城垣边走边看,想找到一些遗迹。“哟,墙角似有什么印迹!”司马迁从城上下来,弯腰细辨,自言自语地说:“嗯,这道痕迹像是水淹过的样子。”这还不算,司马迁仍不肯轻易落笔,他便又去访问当地老年人,搜集关于当年魏国人民和洪水搏斗的传说。从城里到城外,找了不少老人,听了不少故事,他把访问得来的材料,分析比较,终于肯定了秦国确实放水淹过大梁城的事实。然后,他才在书稿上记述下来。正是因为司马迁这种反复“求是”的精神,《史记》成为中国浩瀚书海中最真实而又翔实的鸿篇巨制历史文献。


      求“是”得“是”,求“非”得“非”,古人云:“来说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”。“是非”虽不致人命,却是影响心情、妨碍工作、降低办事效率和生活幸福感的“元凶”。一个人整人纠缠于是非之中,哪有精力干事和追求美好的生活。一个单位如果是非多,整个单位必会乌烟瘴气,邪气乱窜,人员诚惶诚恐、惴惴不安,合力分崩离析,效率与效益瓦解;一个社会如果是非多,信任与诚信将被流言蜚语、危言耸听和坑蒙拐骗所替代,公信力将不复存在,小道消息、谣言便乘机四起,相互猜忌、相互伤害,社会和谐的局面便会渐渐被“是非”侵蚀得千疮百孔;一个国家如果被是非缠身,负面消息多了,国际形象和地位一落千丈、大打折扣不必说,国内稳定的政治生态环境必遭破坏,繁荣的市场经济环境必受影响,正常的秩序必得不到保证,人民的生活必在水深火热之中,正所谓:“自己站不稳,别人靠不住”。自己“是”了,别人也就无可厚“非”了,也“非”不得了。


       如何抵制是非,远离是非,是一门学问,也是考验每一个人器量与涵养的试金石。我在这里谈一谈我父亲的故事,让诸位读者看看我的父亲在是非面前是怎么做的。


      父亲是位农民。他幼年丧父,家中贫穷,只上过三年学,因而识字不多。幸亏,“生活是本无字书,”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,令我至今记忆犹新。


       4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,父亲随生产队上大山砍草去了,家里只剩下母亲和我、大妹妹。家里养的鸡无缘无故的不见了两只,母亲到处去找,跑到邻居家的鸡舍去找,跑到人家菜地里去找,就是找不到,有的邻居很不高兴,说母亲“怀疑他们的家风和人品”、“搞是非”。那时,母鸡下的蛋可是农民家庭唯一能变现钱的东西,少了两只鸡,少了许多蛋,买油买盐的钱就没有了,打米磨粉付加工费的钱就没有了,犹如“半边天”塌了,母亲气恼得很,自责得吃不下饭。父亲回来,不但没怪她一句,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:“不要气。大风刮走鸡蛋壳,财帛去了人安乐。”第二年,父亲借钱买了十几个鸡蛋,孵出了一窝小鸡,母亲才欣然了些。


     78年,父亲随生产队社员去大堰口修水库。父亲负责集体大食堂的柴火供应,每天上山砍柴。下午砍柴回来,见头发太长了,就叫理发师傅剪短一些,没想到,大队书记刚好路过,见此情景,气不打一处来,就训斥父亲,言语十分难听。按辈份,书记应叫父亲为叔叔,父亲懒得和他争执,村里有叔叔责怪他窝囊,他却淡淡一笑:“不要争,谁输谁赢都枉然,临死两手攥空拳”。没过几年,这个比父亲还年轻几岁的书记下台后,又与别人争是非,气出了脑溢血,倒地而亡。而父亲至今仍健康的生活着,还经常谈到此人,物是人非,感慨不已。


      80年代初,父亲从亲戚家要来一棵柿子树栽在院子里,栽好之后摸着我的脑袋说:“桃三杏四梨五年,枣树栽上就卖钱。等着这棵柿子树给你结柿子吃吧。”可是,我在树下眼巴巴地盼望了好几年,却仍然一个柿子也没结。听人说,柿子树有公母之分,母的结果,公的不结果。年年失望惹得我一肚子怒火,我拿着一把锯子对父亲说:“这棵柿子树是公的吧?还不如锯掉算了!”父亲拿过我手中的锯子,呵呵一笑:“不要急。天地从容,万物从容。”


       我只好耐着性子又等了一年,它终于结出许多金灿灿的大柿子。谷黄了,柿子也黄了,吃着甜涩的柿子,我想父亲的话是对的。天地从容,万物从容,人也要从容。


       如今,闲暇时,我爱细细品味父亲的这三句箴言。“不要气”,他教我做一个豁达乐观、不惹是非的人;“不要争”,他教我做一个自觉躲避是非、宽容厚道的人;“不要急”,他教我做一个不被是非蒙蔽、镇定从容的人。这三句箴言,虽然简短,却意义深远,每一次品味都促我反躬自省,让我受益匪浅。


        作为个人,在是非面前不要气,不要争,不要急,可谓人生制胜之道。古人云:“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。”时间是解决一切是非问题的最好利剑。在当下,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我们每一个人要自觉做到实事求是、求真务实,崇尚正义、法治,明辨是非,远离是非,抵制是非,清白做人,像莲子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像石灰“要留清白在人间”,如此襟怀坦白,正气浩然,不藏奸、不纳垢、不自私,何来“惹上是非”一说呢?!


       整理者点评:文章事实来源于生活点滴,引经据典与亲身经历相结合对是与非进行评说,抓准亮点着力阐明观点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我们每一个人要自觉做到实事求是、求真务实,崇尚正义、法治,明辨是非,远离是非,抵制是非,清白做人,像莲子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像石灰“要留清白在人间”的中心思想,这种写法对于走出课题式论文固有模式有积极“引路”导引作用。

 

 

      作者:杨德振(广东作家、酒店职业经理人、心智研究专家)

      

      文章整理:顾文革


       责任编辑:康永周



打印本页 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    
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,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  京ICP备11039553号-1